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系1989年经原国家科委核准,原江西省科委批准出版,1990年2月经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发给出版许可证。该刊现拥有2位中科院院士(他们是吴旻、陈可冀教授)、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刘玉清、陈灏珠、曾溢滔、孙燕、邱蔚六教授)及13位博士生导师组成的31位特邀编委及江西省内著名专家组成的编委队伍。该刊先后获得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奖、江西省科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以及《CAD-CD规范》执行优秀奖。它的“诊疗新技术”荣获江西省首届十佳期刊专栏。该刊20年来,发行量一直居江西省同类期刊发行量之首位,覆盖面达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国外发行到西欧、东南亚及美国。该刊欢迎刊登药品(包括处方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以及医疗单位形象广告。拟在本刊刊登广告者需交营业执照或法人代表证书(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宣字号批复件(原件,用后退还)及产品说明书。另,本刊招聘医学编辑2名,要求工作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高;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文笔较好;45岁以下,男性;已取得出版专业任职资格者优先。                

医生想评职称晋升,不发论文行不行?

时间:2024-07-02 14:36:12

我们先说结论:行!


自2023年以来,一系列关于医生职称评定制度的改革举措清晰显示,发表科普文章已成为医生职业晋升的一项重要加分项。这一变革不仅丰富了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为医学科普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普作品纳入职称评定范围,凸显其对医生晋升的重要意义


2023年3月,北京市出台的《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具有标志性意义,它明确将科普作品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举措打破了职称评定中“唯论文”的传统倾向,为医生在申报职称时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集中于临床工作。


同年6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指出,医生的科研水平和成果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医生需要积极参与科普作品的创作和发表,以提升医院的科普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进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铺平道路。


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的方向:多元化评价


多地相继出台了晋升职称不再“唯论文”的相关措施,如湖南省和北京市的职称评定改革方案。这些改革措施旨在破除职称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加强业绩成果评价,使得科普作品等多样化业绩成果成为医生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改革方向不仅有助于激发医生的创新活力,也推动了医学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


多地科普晋升政策相继出台


具体来看,上海将健康科普作为业绩成果,允许其参加职称评审;河南则要求医生每年进行2次科普活动,并发表2篇科普文章;广西规定申报副高职称需提交5篇专业科普文章;安徽要求医生每年至少发表2篇科普文章或音视频;辽宁将科普作品作为业绩成果申报参评;福建同样要求提交5篇专业科普文章或视频;河北则规定医生每年需进行2次健康讲座,并提交1条科普作品;黑龙江接受微视频或科普图书作为职称评定的材料;天津目前限定为科普专著;而山东则在职称评审时,对健康科普给予加分。


其他省市的科普晋升政策也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无论是作为晋升的刚性要求还是加分项,科普作品在医生职称评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个新赛道的开启,无疑为医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


发表科普文章已成为医生职业晋升的重要助力之一。通过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医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职称水平和综合实力,还能够促进医院的科普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提升。这对医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医生应当重视科普工作,积极参与科普文章的创作和发表,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医学科普事业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