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1989年经原国家科委核准,原江西省科委批准出版,1990年2月经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发给出版许可证。该刊现拥有2位中科院院士(他们是吴旻、陈可冀教授)、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刘玉清、陈灏珠、曾溢滔、孙燕、邱蔚六教授)及13位博士生导师组成的31位特邀编委及江西省内著名专家组成的编委队伍。该刊先后获得江西省先进科技期刊奖、江西省科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以及《CAD-CD规范》执行优秀奖。它的“诊疗新技术”荣获江西省首届十佳期刊专栏。该刊20年来,发行量一直居江西省同类期刊发行量之首位,覆盖面达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国外发行到西欧、东南亚及美国。该刊欢迎刊登药品(包括处方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广告以及医疗单位形象广告。拟在本刊刊登广告者需交营业执照或法人代表证书(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宣字号批复件(原件,用后退还)及产品说明书。另,本刊招聘医学编辑2名,要求工作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高;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文笔较好;45岁以下,男性;已取得出版专业任职资格者优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17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160/R
邮发代号: 44-60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与常规护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镁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水平与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作者:曾训六 刊期: 2014- 18
-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测定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比较两组人员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浆中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末内径的比较上,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奋生;梁建文;张焕基;贾楠;杨冀衡 刊期: 2014- 18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7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同时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资料,将两种检查结果分别与诊断性刮宫的病理结果相对照,计算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48例,诊断符合率68.57%(48/70);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
作者:邵立志 刊期: 2014- 18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对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高低分成高HCY组和HCY正常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高HCY组治疗总有效率78.3%,显著低于HCY正常组(9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杨琪 刊期: 2014- 18
-
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产检的孕妇112例,按其自愿性,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于对照组孕妇仅给予常规孕期管理,而对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孕期管理基础上给予合理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数量及剖宫产率,两组及胎儿健康状况及两组孕妇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妊娠分娩期并发疾病数量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薛红 刊期: 2014- 18
-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6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利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2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DSA检测,确定劲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换分为观察组(狭窄程度>50%,共421例)及对照组(狭窄程度≤50%,共202例)。统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等,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
作者:黎伟彬;韩名娥 刊期: 2014- 18
-
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以及敏感器官照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鼻咽部CTV和GTV的剂量分布令人满意,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左眼视神经、右眼视神经、......
作者:邵成泽;鲁号锋 刊期: 2014- 18
-
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共8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其中,观察组(n=45)患者采用含漱法联合环甲膜穿刺法进行麻醉,而对照组(n=42)则采用喷雾法联合气管滴注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
作者:陆庆鹏 刊期: 2014- 18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原因的分析及相关处理
目的:分析可能导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0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0例进行分析,以发生切口感染者为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者为对照组;从患者的体重指数、术前合并症、术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手术时程长短、术后使用抗生素的长短、术后换药时机的掌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通过各项数据的统计比对可以得知:体重指数高的患者(>30Kg/㎡)、手术......
作者:郭勇 刊期: 2014- 18
-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应用半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以常规组治疗方法为基础,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2%,常规组达81.0%,两......
作者:凌晶 刊期: 2014- 18
动态资讯
- 1 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男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对照研究
- 2 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 3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34例临床疗效观察
- 4 维生素B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研究
- 5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
- 6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进展
- 7 血清ALT、AST、TG、TC水平联合检测对脂肪肝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 8 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研究
-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戈舍瑞林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护理
- 10 电针配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 11 血清超敏CRP和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 12 甲状腺微小癌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及免疫组化研究
- 13 个性化护理干预配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究
- 14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 15 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IL-1、IL-10、TNF-α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 16 冠心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
- 17 益气活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62例疗效观察
- 18 150例急性乳腺炎超声诊断分析
- 19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与组织活检对肺癌诊断分析
- 20 联合检测外周血CYFRA21-1、CEA分子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早期预后中的意义